真正的西店大帝国,西店开建“宁北门户,海湾星城”
| 招商动态 |2016-04-20
作为全市8个卫星城镇之一,宁海西店镇经济总量处于中上等水平,可与经济水平相背离的是,城市建设和城镇面貌一直来是个“痛点”。
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,西店镇提出以“大开发、大建设、大整治、大招商”为目标,抓牢新城建设、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三大关键点。
据宁波市人民政府,未来,西店将围绕“宁北门户,海湾星城”的发展目标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、完善城镇服务功能、改善生态人居环境,实现由“镇”到“城”的转变,把西店建设成为宁海连接宁波都市区的桥头堡,建成“全国一流,全球有名”的浙江省小城市。
开发再发力
告别“脏乱差”
拉开城市框架
开发再发力
西店镇按照打造“宁北门户,海湾星城”的目标,全面启动占地面积4.3平方公里的新城建设,开展新城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,完成西店新城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,努力把西店打造成为“世界品质,中国气质”的海湾星城。
本着“先新城建设,后旧城改造”的原则,西店镇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,逐步合理调整现有城镇功能区空间布局,将推动新城开发建设作为未来五年核心任务,拉开城市框架,引导人口、商贸逐步向城市转移。
白天在镇里上班,晚上到弘基广场吃饭、逛街、看电影,这是西店镇老城区村民小孙的真实生活状态。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西店人,她真切体会到了西店城市化建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品质提升。
“以前西店没有肯德基,没有电影院,买衣服都要开一小时的汽车到宁海或宁波市区。从小到大,我们这里最热闹的商业街也就500米,喜欢的衣服根本买不到。”小孙说。
2016年,西店精耕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54个重点实事工程项目,彻底改善居民生活品质。
西店镇还将加快旧城改造,建设西店公交车站,完成一批乡村路桥的建设改造,完善自来水网、甬台温输油气管道改造及地下管网整治工程,特别对群众反映集中的西店中路、西路、建设路等老镇区市政道路要全面启动改造。包括五市溪养老院、西店金融商务楼、紫江商住楼在内的一批重大项目也将投入使用。
规范社会秩序
告别“脏乱差”
在西店,有一条连接铁场路和王家路、连通6个自然村的道路——建设路。该条道路全长只有1公里,却曲曲折折绕了三道弯。原来,从南向北沿建设路行驶,有三座老房子横在道路中间。这种现象已存在三四十年。
上周,在建设路上看到,三座占道的老房子正在紧张拆除中。到2016年6月,该道路将实现电线杆线“上改下”及路面铺设。
宁海县委常委、西店镇党委书记张伟标说,目前西店镇大开发、大建设局面下,整体城镇化水平在逐步提高,但软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短板,交通秩序管理压力大,城乡环境治理任务重。
2015年,西店大力推进“三改一拆”,以养殖棚、农村危房为拆除重点,推动旧住宅区和城中村改造,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28.28万平方米,完成年度目标的176.8%。
在环境整治方面,西店着力以“四边三化”“两路两侧”为重点,围绕垃圾清理、美化绿化、市容整治等专项行动,全域推广垃圾分类试点,实施绿化美化提升工程。
2016年,西店将对城区内的主要道路开展交通综合整治,优化交通组织,拓宽“瓶颈”路段,挖掘停车资源,提高道路通行率;加强市场及周边区域的重点整治,谋划建设夜宵城,引导夜宵摊点向夜宵城集中;开展杆线、广告牌、牛皮癣等专项整治。同时,用网格化管理模式,依法严厉打击乱占地、乱建设、乱挖山、乱围涂、乱取水、乱排放等行为。
调整产业结构
“筑巢”引凤栖
在张伟标看来,西店产业结构不合理、产业整体层次不高的现象还没得到根本性改变,产业“低、小、散”现象突出,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。若想谋求更好发展,摆在西店人面前的只有一条路:拉高标杆,找短板,补差距。
“把产业招商作为2016年的一号工程,一天当两天用,一年干两年的活。”张伟标说,2016年西店招商形势喜人,滨海二期和望海园区基本完成政策处理扫尾。第一季度实到内资1.77亿元,同比增长1.14%,实际利用外资2673.72万美元,同比增长211%,提前三个季度完成全年引资目标。
2016年以来,西店还结合滨海新城建设和整体产业结构发展重点,优化筑巢引凤环境,通过扶持一批产业和改变招商策略,以“店小二”的热情提供从洽谈、引进、落地到建设的全方位、全过程的“量身定制”帮办服务,促成了一批项目的早落地、早建成、早投产。
一批包括医疗级可穿戴智能硬件、中德国际健康养老社区、百世供应链等项目先后入驻西店。其中医疗级可穿戴智能硬件项目计划分3期投入,年底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,到2020年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;百世供应链项目投资1000万元,年底销售收入可达2000万元以上,到2020年预计年产值达1亿元。
长按二维码关注 及时了解宁海动态
